圾渗滤液生物处理技术及展望
渗沥液处理工艺现状
目前,用于废水处理的工艺很多,但由于渗沥液的浓度高和成分复杂,对处理工艺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通常而言,垃圾渗沥液的基本处理工艺在充分利用生化处理的经济优越性的原则上,还需将几个不同的处理工艺单元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取得经济和社会生态的双重效益,因为仅仅依靠单一的处理工艺很难达到严格的出水要求或者对产生残余物的再处置要求。
工艺方案路线
渗沥液处理工艺按流程可分为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和后处理(污泥处理和浓缩液处理)。应根据渗沥液的进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选择具体的处理工艺组合方式。主要的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
1、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后处理
2、预处理+深度处理+后处理
3、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后处理
预处理包括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等,处理目的主要是去除氨氮和无机杂质,或改善渗沥液的可生化性。
生物处理包括厌氧法、好氧法等,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沥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
深度处理包括纳滤、反渗透、吸附过滤、高级化学氧化等,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沥液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胶体等。深度处理应以膜处理工艺为主,具体工艺应根据处理要求选择。
后处理包括污泥的浓缩、脱水、干燥、焚烧以及浓缩液蒸发、焚烧等,处理对象是渗沥液处理过程产生的剩余污泥以及纳滤和反渗透产生的浓缩液。
各处理工艺中工艺单元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进水水质、水量、处理效率、排放标准、技术可靠性及经济合理性等因素后确定。
渗沥液处理中,深度处理是难点和重点,也是保证达标及运行管理的关键步骤,关于深度处理方案,做常见三种方案的比选,见表1
表1:深度处理工艺方案比选表
项目 |
方案一 |
方案二 |
方案三 |
NF+RO |
DTRO |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 | |
处理原理 |
纳滤、反渗透结合 |
单纯反渗透 |
高级氧化和生化同步 |
出水水质 |
水质较好 |
水质较好 |
COD、SS难保证达标 |
难点问题 |
浓缩液难处理; RO浓缩液较少,进调节池循环处理,NF浓缩液回垃圾仓 |
浓缩液较多; 且含盐量较高,残留物中的盐分富集对运行影响较大 |
渗沥液中大量难以生物降解物质COD难去除; 臭氧加药量需根据水质动态变化,臭氧设备安全性要求较高,对运行人员要求较高 |
净水回收率 |
由于纳滤对盐分截留较小,净水回收率较高且比较稳定 |
DTRO对盐分的截留,回收率相对方案一有所降低,而且下降较快 |
回收率高 |